邦勤资本刘明宇:Z世代就是要投“生、死、美、爽”
       日前,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介绍,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 2012 年的第 34 位上升至 2022 年的第 11 位,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,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。
       而放眼医疗健康领域,据亿欧咨询数据,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179亿元,占比全球市场5.5%。到2020年,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了7341亿元,同比增长18.3%,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,中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
       伴随着市场规模增长的,还有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率。以CT为例,2010年以前,我国市场上的CT几乎被以GPS为代表的的国际巨头垄断,而到2020年,根灼识咨询数据,64排以下CT国产化率已经达到65%,64排及以上CT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35%,且仍在快速增长中。
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资本的支持。据数据统计,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融资事件101件,融资规模不足百亿;到2021年,融资事件达到了1183件,融资规模近1400亿元。也难怪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,邦勤资本喊出了“理直气壮投资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未来”的口号
       邦勤资本成立于2016年,主要团队成员来自迈瑞医疗、乐普医疗、海王集团、三生药业等知名医疗企业,在医疗产业和风险投资领域浸润多年,专业背景深厚、实战经验丰富,拥有较高的技术理解能力和市场阅读能力。专注投资于生命健康领域的初创企业,高度聚焦、深度挖掘。过去3年完成投资20余起,涉及医疗器械、体外诊断、药品和医疗服务四个领域,在管资金规模约10亿元人民币。
       近日,邦勤资本总经理刘明宇博士与CHC医疗传媒展开对话,浅谈医疗创投逻辑,以及新时期里的医疗行业发展机会。

 
 
访谈开始,刘明宇博士向CHC医疗传媒记者介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邦勤资本的创业情况。
       2006年,刘明宇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毕业后,进入医疗器械企业工作,从工程师做起,研发、产品市场、临床注册都做过。2012年开始转型做投资,还是以医疗行业为主,“属于转型未转行”。
       2016年,邦勤资本成立,第二年拿到基金牌照。刘明宇从投资顾问、投委会成员到全职加盟,历时三年。目前来看,邦勤资本还比较年轻,真正社会化募资是2020年左右,第一支基金历时1年左右超募完成。邦勤资本投资节奏比较快,仅2022年就投了10家企业,目前在管项目总计有30多个。由于团队成员实业背景居多,所以邦勤更擅长产业思维,同时也在不断补充和吸收有资本市场思维和实战经验的成员。


CHC:这么高频的投资节奏,邦勤在选择投资标的时,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?能否用投资案例说明。
刘明宇:

       我们的基本逻辑是“强刚需、弱医保和硬科技”,以产业的视角选择标的,以资本的视角孕育产业。 
       第一,严肃医学这个领域比较特殊,模式创新对需求的拉动效应有限,所以很多技术人员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产品、方案,医生一句“不需要”或者“不好用”就拍死了,这种教训在过去十年的移动医疗、AI+医疗领域比比皆是,所以需求是第一位
       第二,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和社会福利的不断改善,我们的支付体系确实负担太重,需要医保支付的项目越来越多,随之而来就是集采。集采对于后来者,特别是中小企业,几乎意味着大门关死。弱医保有几个领域:自费项目,比如辅助生殖(现在有些地方开始纳入医保了);医院采购而非医保或病人采购的设备,比如CT、超声等影像设备;院外或者家用的产品及服务,比如OTC的产品;再就是海外市场,包括有支付能力的欧美市场,以及欧美企业还没有形成垄断的新兴市场。
       第三,要有技术门槛。中国的企业实在太卷了!卷到任何一个细分赛道都有非常多的竞争对手。有一定的门槛,不仅意味着拥挤程度降低,也意味着竞争的有序性和文明性。当然也不能太高,否则就有可能变成独自闭门造车了。

CHC:作为一个投资人,除了“投资”这个动作外,投后管理也是很重要的,这方面邦勤有什么特色呢?
刘明宇:

       作为产业特色的投资机构,投后这个阶段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,比较时髦的说法叫赋能。投资人做久了老喜欢教别人,给人家讲道理,讲方法,这个也好也不好。我们的理念是“帮做事、教做事不如帮找人”
       在产业内帮企业寻找合适的创业伙伴,然后设计各方接受的“入伙方案”。这个说起来容易,操作层面难度非常高,利益、三观和愿景等等,都需要深度考量。
       当然,我们也会帮助企业对接各种资源,从核心部件到临床注册,从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。但我们的最大特色,还是寻找“创业伙伴”这个抓手。

CHC:2022年,持续火热了多年的医疗健康投资市场大降温,大家都说市场上没钱了。除了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外,您认为还有影响?
刘明宇:

       主要还是心理因素。中美关系、俄乌战争、政策导向,这三条是主因。而且,不是说手里没钱,而是市场环境导致大家都不敢花钱、不想花钱,选择持币观望。我个人是偏乐观的,我们周边发生热战的可能性不大,而冷战的真实伤害性比想象的要小。

CHC:2023年医疗投资环境会有哪些变化,哪些细分赛道会有更多机会,或者说是您会更多关注哪些细分领域?
刘明宇:

       不仅仅是2023年,我们认为当前及未来的医疗消费,总结起来主要是有4个方向的认识:生、死、美、爽
       “生”,是生育,是基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下行,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告负,生育支持政策不断推出的局面下,带来的生育相关的医疗需求,包括优生优育、不孕不育治疗、生育力保存等。
       “死”,是对抗死亡。我国当前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,而且正在逼近重度老龄化社会,60岁以上老龄人口近3000万,老龄人口的医疗需求激增,包括心脑血管疾病、恶性肿瘤、慢病管理等领域。
       “美”,就是对美的追求。当生活水平提升后,尤其是年轻一代掌握消费话语权后,对于更好容貌、体态的追求,也就催生了医美、抗衰、营养工程、运动与康复等方面的医疗消费需求。
       “爽”,是舒适的生活状态,是满足基础需求后的消费升级。包括睡眠管理、精神治疗、宠物医疗等方面,能够给人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。
       基于这4个方面的认识,我们的投资主要关注医疗消费升级和前沿技术应用两条主线,以及妇幼健康与生殖医学,介入医学与康复科技,肿瘤、抗衰与运动医学,慢病管理与公共卫生4个赛道。

CHC:今年邦勤资本的新年致辞标题是“理直气壮投资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未来”,表示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,在这种信心下,邦勤资本的投资策略是怎样的?
刘明宇:

       2023年的关键词还是抓经济,这个大众能明显感觉的出来,两会之后大家信心会更足。疫情过去,全领域都在恢复,投资人、创业者的热情会重新激发,而且会互相感染。
       我们会坚持投资做产品而不是造概念讲故事的企业,坚持投资为产业提供增量而不是靠低端竞争降低行业价值的公司,坚持投资靠市场化运营而不是做估值管理击鼓传花公司。
返回